廣州鐵路博物館明日對外開放
廣州日報訊 (全媒體記者黃慶 通訊員方杰、陳濤、李艷芝)在白鵝潭畔,矗立著一座融現代設計與歷史風貌為一體的建筑群,這就是廣州鐵路博物館。該博物館在百年老站黃沙站的原址上修建,保留了鐵路車站老建筑的基本風貌。5月18日,廣州鐵路博物館正式對社會公眾開放。
看館必看之一:百年鐵路站場舊址
1907年7月,粵漢鐵路起始站——黃沙車站建成通車。黃沙車站當年也是商辦粵漢鐵路總公司所在地,著名的“中國鐵路之父”詹天佑曾在1911年至1912年在此辦公。
1946年12月18日,黃沙站客運業務移至大沙頭站,改名廣州南站。到20世紀90年代,廣州南站成為當時華南最大的水陸兼備、站港合一的特等大型貨運站,對廣州經濟的繁榮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。
2005年6月10日,隨著廣州市政建設的變遷,老廣州南站關閉,結束了長達98年鐵路運營的歷史使命,退出歷史舞臺。
看館必看之二:近30000平方米大館
博物館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團隊負責改造設計,占地面積28950平方米,是華南地區最大的鐵路博物館。其中,室外面積18489平方米、室內面積10461平方米,分兩個室內展館和一個露天展區。兩個展館都是以前的車站舊貨倉,屬于廣州市歷史建筑“粵漢鐵路黃沙車站舊址”。1號館由“艱辛歷程”“新生之路”“開拓先行”“高鐵時代”“繼往開來”5個展廳組成,展現廣州鐵路百年歷史;2號館展出鐵路工業遺產和鐵路老物件;露天展區主要展示部分機車、車輛、線路、信號等鐵路設備。
看館必看之三:超4000件珍稀藏品
室內展館集陳列、收藏、展示、科普、教育于一體,現藏有歷史文物和老物件4000余件,其中展示1390件。展館藏有鎮館之寶——“飛輪”路徽,還有粵漢鐵路的界碑和股票、百年鋼枕和鋼軌等,并陳列著11種動車組模型。在露天展區中,有建設型蒸汽機車、YZ22型綠皮硬座車廂、鐵路道口、42米窄軌鐵路長廊、鋪滿列車方向牌的展示墻等。
博物館緊鄰廣州著名景點沙面,交通十分便捷。博物館開放后,將與濱江綠地和珠江景觀充分結合,打造大型濱江公共休閑文化公園。
自5月19日起,展館實行預約參觀,參觀的個人或團體觀眾可登錄“廣州鐵路”微信公眾號或“廣鐵U彩”微信小程序,進入預約界面辦理預約。其中,10人以上團體至少需要提前24小時預約。團體預約熱線:020-61251100。展館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9:00-17:00(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)。 【編輯:張奧林】
上一篇:吳淞江整治工程江蘇段開工
下一篇:深圳本土高校實現“零的突破”
-
國際最新研究:生物結皮或降全球揚塵排放55% 年防揚塵7億噸
中新網北京5月17日電 (記者 孫自法)施普林格·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《自然-地球科學》最新發表一篇關于“生物結皮(也稱生物土壤結皮)
-
北京:農產品批發市場經營商戶每24小時做1次核酸檢測
中新網5月17日電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17日發布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農產品批發市場疫情防控指引》,要求農產品批發市場
-
立夏后南方氣溫偏低 廣西迎70年來“最冷5月”
-
青海果洛出臺冬蟲夏草采挖安全意見防控風險
中新網西寧5月17日電 (記者 孫睿)記者17日從青海省果洛州官方獲悉,果洛州委平安果洛建設領導小組維護社會穩定專項組日前印發《關于
-
老人索要“帶孫費” 法院是否該支持?
老人索要“帶孫費” 法院是否該支持? 全國多地出現老人追索“帶孫費”案件,專家稱“老人有權追索” 帶孩子本是父母的責任,但
-
重癥病房里的生死競速
光明日報前方報道組 記者靳昊、張蕾、章正、任鵬 一位戴著呼吸機的86歲老人,安靜地躺在病床上。此刻,站在床邊的年輕護士龍露,正
-
山西晉中市城鄉建設服務中心原副主任牛勇鋼被逮捕
中新網太原5月17日電 (劉小紅)山西省人民檢察院17日發布消息,晉中市城鄉建設服務中心原副主任牛勇鋼(副處級)涉嫌貪污、挪用公款、受
-
滬滇一家親——云南援滬抗疫點滴
光明日報記者 張勇 今年3月上海疫情暴發以來,在云南至上海近3000公里的公路上,時常可見滿載的貨車上鮮紅的標語:“山海情誼厚,
-
劉捷:充分尊重民意 廣泛集中民智 高標準推進西湖風貌和文化保護
劉捷在“西湖風貌和文化保護”民意懇談會上強調 充分尊重民意 廣泛集中民智 高標準推進西湖風貌和文化保護 劉忻主持 “西
-
上海一香精加工廠爆燃致空氣中飄咖啡味?閔行梅隴鎮回應
5月17日凌晨,有網友發文稱,上海空氣中飄出咖啡味,據說是閔行區普樂新村附近的一香精加工廠爆燃,導致風向沿路地區有股劣質咖啡味。
X 關閉
X 關閉